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5(1 / 2)

加入书签

“本宫也是人,一出生便受父母教诲,年幼也曾得女夫子教习,读书识字。本宫天生愚钝,未有善长之科,孔圣人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人人皆可为吾师,只要本宫能从他身上学到东西。”

宝敏将热茶端到颜元面前,“说不定几百年后,也有无数学生像现在儒生学习孔孟一样,学习先生的思想。”

“人与我不同,即可学。”

第61章

宝敏请颜元过来的初……

宝敏请颜元过来的初步想法就是希望能够多积攒一些实践派的学者,能够在这片大地上面留下一点星星火种也是不错的。

毕竟颜元的思想在这个时代,并没有被束缚。

本以为颜老先生在听到能够重新支持他办学,会欣然答应,谁知道对方摇摇头,拒绝了宝敏的提议。

“老夫多谢福晋赏识,只是年事已高,力不从心。偶尔能够在乡间教导几个野小子,已然是费尽心力。再办一个福晋口中的学堂或者是书院,恐不能行。”

“我知道先生大才,必然不会拘于年纪。”宝敏恭敬道:“先生是有别的担忧吗?”

“老夫曾在漳南书院主事,因水患,谋略半道而废。但短短时日,已经能让人看清自我。”颜元微顿,惭愧道:“虽有雄心壮志,但真正做起来,结果却不如人意。”

“什么叫不如人意呢?”宝敏问。

“重订漳南书院之初,想通过科举常制科来吸引学生,然后学习一些水火之类的工事。不过求学而来的大多都是奔着程朱理学而来,对其他的实践课并不太愿意。”

颜元同宝敏诉说着自己的苦闷,最后将一切归结于自己的想法太过于理想,真正落实起来需要好些年。

而他的年纪已经支撑不起那么长久的梦想。

宝敏能够感受到颜元的退意,或许说,也是一种看淡。

宝敏并没有跟颜元争执,毕竟眼前的老爷子又不是戴梓,还算年轻,能够让自己气一气。要是不小心把颜元老爷子气过去,自己属实是罪过。

宝敏反之问道:“那先生接下来打算做些什么?”

“估摸着过些时日,便回老家,闲来没事著书,要是有学子愿意上门请教,我想必也是能够同他讲解一二。”

宝敏闻言点头。

既然还能够想着著书,说明心里面还没放弃,只不过是处于迷茫的阶段,需要有人能够推他一把。

宝敏装作没有听见颜元话语中的返乡,扭头看向站在一旁的胤祐,“皇庄那边安排好了吗?”

“嗯,已经全部修缮好。”

“既然这样,不如让颜老先生去皇庄那边住吧。”宝敏看向颜元,笑道:“颜先生也别着急拒绝,这个皇庄与您想得可能不太一样。”

“或许会和先生一开始所想的漳南书院相似呢?”

颜元双手背在身后,指腹不停地摩挲,并没有第一时间给宝敏回复,而是说再想想。

宝敏也不着急,毕竟自己现在什么都没有,光是一个构思,真把人骗过去,那其实跟高薪骗去缅北差不多。

只是颜元来了,想走肯定是不行。

怎么她都要将人留住。

好在两个人僵持得并不久,没一会儿萨察管事就过来叫人,说是锅子已经做好。

宝敏一听,一下子觉得颜元的事

情也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事。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