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2 / 2)

加入书签

玉昭不由一怔,原来他也失去了父亲吗?

她心中生出一点同病相怜的情谊出来,微微一笑,安慰他道,“令尊知你如此孝顺,必然欣慰。祝孟公子早日金榜题名,光耀门楣,以告慰令尊的在天之灵。”

“听说清风寺的香火很是灵验,那就借你吉言了。”孟文英莞尔一笑,道,“我如今漂泊在外,每每看到长安城的一草一木,心中也很是感怀,我如今别无所求,只求早日榜上有名,荣归故地,也不算辱了家族的厚望。”

玉昭心中更是感触。漂泊在外,她何尝又不是漂泊一人呢。

萧萧竹影拂动,一时间两人都沉默下去。

王汝芝早就又不知道去哪里了。男女大防,玉昭怕待在这里被人看到说闲话,拜别后便要匆匆离去,却不小心踩上了一片隐秘的青苔,差点就要滑下去。

孟文英急忙拉她,“小心!”

“你们在干什么。”

不见了的王汝芝在这时突然出现,身后还跟着赶过来的王玉楼,以及身边的另一个高挑青年。

箭袖轻袍的青年似是匆匆而来,还是一身让人熟悉的绛紫色,双目灼灼,薄唇紧抿,似乎是看到了什么令他震惊的画面,俊美的面色上浮现出几分错愕。

高长的马尾在风中拂动着,他甚至没有看一旁的孟文英一眼,就这样一语不发地盯着她,眼中似乎还有一些玉昭看不懂的别的情绪。

玉昭看到谢岐,整个人都僵住了。

四面八方的人就这样一瞬间朝她涌了过来。她看到了故作惊讶的王汝芝捂了捂嘴,笑道,“哎呀,这不是上元节那夜拼命在找妹妹的公子吗?我倒是忘了,想来你们二人也是有缘,几天不见,竟是跑到这里互诉衷肠来了。”

孟文英看到三道如同审讯一般的视线落向玉昭,心中一沉,松开了纤纤素手,本能地来到玉昭身前,将她护住。

“姑娘明鉴。我与王姑娘只是在这里碰巧遇到,并非所言如此。”

玉昭便看到了谢岐的目光一瞬间落到了孟文英的身上,轻蔑的如同在看一个垃圾。

王玉楼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但他也是最快恢复过来的,笑了笑,温和道,“好了,想来是一场误会而已。”

王汝芝急言,“可是……”

“闭嘴。”

王玉楼轻斥,温和的语调却有着令人不容抗拒的力道。王汝芝噤声。

王玉楼冲孟文英礼貌地点了点头,淡淡的点到为止,随后又冲玉昭招了招手,微笑温和道,“表妹,过来吧,我们回家了。”

玉昭只得默默跟上前去,她不好说话,只能感激地看了一眼挡在她身前的孟文英,孟文英也朝她点了点头,双目一对,彼此之间无声胜有声。

忽的一声嗤笑声传来,熟悉又轻蔑。

不大不小的声音在安静的氛围中显得很不合时宜。玉昭猛地垂下头去。

她头也不敢回,默默地跟在三人身后离开,走路的途中,脚步若有若无地贴近王玉楼,其他的两人,她哪个也不想沾。

旁边的那人始终抱着双臂,不紧不慢地散漫随着,没有靠过来的意思。

四人走出清风寺,等到王玉楼叫着王汝芝去套马车的功夫,玉昭还未转身便闻到了一股熟悉的沉香味,猛然心中一紧。

谢岐俯下身,伸出一臂轻轻松松地困住她,“表妹,你不解释一下的吗?”

玉昭不知道为什么要同他解释,可是他此刻说的如此义正言辞,好像她真的犯了什么大错一样,她心里于是真的生出一股微妙的心虚来,侧过脸去,不去看谢岐那张阴晴不定的脸,“……我与孟公子之间萍水相逢,清清白白。”

“是吗?萍水相逢,那你怎知他姓孟呢?”谢岐眯起双眼,慢悠悠道,“上元节都过了这么些天,他怎会一直在找你?又怎会这么巧地与你在这里见面?表妹,说出去你信吗?”

玉昭心里本就乱糟糟的,又怕等会王玉楼二人回来撞见这一幕,为了快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