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7(2 / 2)

加入书签

他的手臂越过了她的肩头,将她拢入怀中,从前的许多时候,在他们互相扶持乃至相依为命的时候,这是他们习以为常的动作,但这样静谧的时刻并没有持续太久,余光中,他看到门口有一个人影,他们同时转过头。“你们还在一起啊。”腓特烈说,他怀里抱着一个孩子,眼睛却盯着他们,语气中是不加掩饰的酸涩,“亲爱的玛蒂尔达,我很高兴你现在和你的哥哥重逢,不过,你和我们相处的时间也没有比你和你哥哥更多。”

第141章

达芙妮“但如若得不到回应,再深刻的……

按照基督教的传统,男孩应该有两位教父和一位教母,在教父人选上,他们首先确认的人选是奥托四世,一方面是从腓特烈的角度向奥托四世示好,另一方面则是希望拉近奥托四世和海因里希之间的关系;另一位教父则是菲利普,抛开他和玛蒂尔达的关系,海因里希的第二位教父势必也应该是一位大国君主,在短期内不打算和腓力二世以及路易王太子缓和关系的当下,可供他们选择的对象本也不多。

至于教母,玛蒂尔达原本倾向于塞浦路斯的爱丽丝王后或者腓特烈的堂妹们,但小埃莉诺主动来信,请求出席洗礼并担任教母,虽然实际上她和小埃莉诺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友好,但她既然已经提出这个要求(并且大概率已经动身),她也不好再拒绝,因此教母人选也尘埃落定,只等12月24日洗礼举行。

在洗礼之前,盛大的欢庆仪式便持续了一月有余,到了洗礼当日,整个西西里岛都被从欧陆各地赶来的领主及其随从挤满,规模不亚于一次十字军集结,甚至能称得上是远远过之,能来到巴勒莫大教堂参加洗礼的人更是各个身份显赫,他们争相想要目睹这位“耶路撒冷之子”的风采,尽管此时他还只是一个在保姆怀里安睡的婴儿,也不妨碍他们赞美他是多么地俊美而沉静,“已然具备一位君主的风范”。

虽然奥托四世欣然同意成为小王子的教父,但他本人并未出席洗礼,因此最终为王子施洗的是他的另外两位教父教母,罗马尼亚皇帝和布列塔尼女公爵,在漫长的颂歌和洗礼仪式后,被正式命名为“海因里希”的王子被交还给他的父母,这对权势煊赫的夫妻怀抱幼子接受了祝贺,也就是这个时候,诗人和歌手开始加入宴会,为王子献上了恭维的诗歌。

由于知晓王子的父亲对此的喜爱,他们个个不遗余力,当轮到一位名为彼得的西西里修士时,他却先对年轻的国王发出感慨:“我曾经受邀参加过您的洗礼,陛下,在那场洗礼中,我曾向您献上一首长诗,诗歌中对您的祝愿多已成真,在为您的儿子献唱之前,我希望我能够有荣幸再为您吟诵一次献给您与您妻子的诗。”

“当然。”腓特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