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7(2 / 2)

加入书签

有了这个想法,宝敏便让葡萄拿着自己一开始就准备好的红封赏下去。

“也算是辛苦大家这半年的努力,如今算是小有收获。”宝敏笑道:“不过,土豆只是在皇庄试种成功,之后想要推广到民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留在庄子上的这一批就先放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存放,等七爷回来再看看怎么处理。”

宝敏兴起,想起先前让他们写画的种植手册,便让孟荀拿过来瞧一眼,看看能不能简化一下,变成连环画一样的形式拓印出来,然后宣传下去。

毕竟任何一种农作物,它最后的落脚归宿都是百姓,光靠皇庄这么点人,种到何年何日去?

孟荀闻言,便当场开始对着白纸比划起来。

尼满自认自己是没有孟荀学识高的,干脆站在一旁给人研墨。

没一会儿,白纸上面就已经出现生动形象的植物画、人物、以及每一步的具体操作画像。

画完之后,孟荀觉得自己还是画得太过于细致,经过多次拓印后,画面就会糊掉,便同宝敏说:“若是想要达到福晋想要的模样,恐怕还要多给奴才一些时间。”

“这已经很好了。”宝敏倒霉觉得有啥。

反正能看,百姓们看得懂就行。

不过这事也不能一拍脑袋就决定,宝敏让尼满去请几个种田的百姓过来。

直说做事便给钱,不论对错。

不过刚刚收获的土豆还是过于珍贵,直接拿给他们试手,宝敏不舍得。

干脆让人从厨房里面拿了几个圆滚滚的面团,让几人跟着手册对面团进行种植操作。

除了草木灰消毒那一步没有看懂,其他的百姓们都没任何障碍。

甚至还有好奇的人问画册里面的东西为何物,怎么瞧着像是长了怪病?

宝敏失笑,“这可不是什么怪病植物,这是能够救命的好东西。”

宝敏又接连问过几位百姓,发现这些不怎么识字的农民们想要认出画册上的字,也有些难度。

因此直接往上面就加字的想法就不得行。

孟荀直言:“既然如此,那直接让奴才去教他们便是,册子可以作为工具,种植技巧恐怕还是口口相传甚好。”

百姓求到村里面的秀才,若是碰上人品不好的,怕是要被敲诈勒索一番。

宝敏点头,“行,你要是觉得这个版本不好,那你就再修改修改,等七爷回来再做定夺。”

胤祐这次进宫,也的确如宝敏所料。

拉了一车土豆进宫,不仅什么赏赐都没有,还被留了半车土豆在宫里面。

剩下半车,康熙也给了新活。 罓?坁????佈???????????ω?é?n?②?????????????o??

“只供宫中,未免小家子气。如此宝物,当然要与民同享。”

“民间农户观念古着,轻易不肯换苗,当初答应给你创建农部,也有给了你推广一事。”

胤祐:“……”

行,合着就是开心忙活半年,继续忙活下半年。

胤祐咬咬牙,选择了忍一忍。

等宝泉出嫁后,如何老爷子都要给他们爵位,否则这光头阿哥继续当下去,有什么意思?

胤祐丧气而归,瞧见在屋中间乐呵的宝敏,跟泄了气的气球一样,直接躺倒在人怀里。

“福晋怕是一早就想到皇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