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2 / 2)
可他是太子,日后他要当皇帝,登上九五之尊之位,怎么会没办法管理好清朝呢!
见无人说话,站在一旁的大阿哥便先出声道:“皇阿玛,自然是攻下准噶尔更为重要,南方水患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让当地人组织救援就行。我们的重心应当放在北边,不能任由噶尔丹对我们进行挑衅!”
有了第一个在前头说话的,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都出了声,各执一词。
康熙瞧着下面的人吵吵嚷嚷,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
有时候他倒觉得自己跟民间调节争吵的官吏无甚差不别。
而康熙与民间调解的官吏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有一键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力。
不爽,那就让你去跟阎王爷谈。
“太子怎么看?”
“……”太子内里破口大骂。
不是,有病吧?
胤礽心里蛐蛐,实际上跪得比谁都快,“儿臣觉得各位大臣和兄弟们所言皆有道理,按理来说这两件事都涉及到百姓之安危,应当分两边同时进行,不能择一,抛一。”
“粮食的问题……若是不行,便让豪绅贵族募捐?”
立个长生碑,先解解燃眉之急。
胤礽给了建议,康熙既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视线在殿上搜寻了一圈,开始对自己剩下没说话的几位儿子进行随堂测试。
三阿哥没上朝,还在家里被武师操练,四阿哥管理户部,避重就轻,只是将国库的情况告知康熙,对于是打准噶尔还是先救南方水患,他倒是一句没点着。
胤祺最烦这些事,麻溜地跪在原地挨了一顿骂,低着脑袋不说话。
“老七呢?”
胤祐:“……”怎么感觉自己次次来上朝,都没什么好事啊?
在场到底是哪位克他?站出来走两步瞧瞧。
胤祐叹口气,“或许事情也没有皇阿玛想得那般糟糕。”
“怎么说?”
“儿臣这段时间跟着戴大人一同对兵器进行改良,戴大人偶尔间在民间偶遇一位行伍工匠出身的挚友,那人也精于兵器改造技术。经过戴大人同莫五的改良,在鸟枪上设计出了一支威力更大,装填简单,能短时间内发射六至七发的枪支。”
胤祐说:“枪支和弹药都能够快速生产,能做到先遣队伍人手一支。莫五还发明一些不错的小玩意,杀伤力不错。如今戴大人还在想办法改良大炮,想要将大炮点燃自炸的现状进行改变,让它更加稳定。”
“若从此看,儿臣觉得同噶尔丹之战,可以做到速战速决。”
“速战速决的好处也就在于,我们能够腾出更多的钱财和人力去救援南方的水患,以免这个冬天让百姓们难熬。”
胤祐的话刚落下,最先发话的不是康熙,而是跪在他不远处的胤禔。
“七弟所言可真?真有能在短时间内发射六至七发的枪支?你可别是诓我们!”胤禔脸上写满跃跃欲试,要不是现在还在乾清宫,顶上坐着的人是他老子。
这个军队里说一不二的大阿哥怕是要拎着自己七弟的衣领子朝着戴梓的办事地跑去。
听胤祐描绘的枪支,康熙也来了兴趣,“此事重大,怎么没有人过来告知朕?”
胤祐忙说:“戴大人觉得不够完美,因此还希望能够再给些时间,继续改良,直到能给皇阿玛展示最完美的枪支。”
戴梓是个完美主义者,连带着跟他一见如故的莫五也是。
这些天胤祐在两人手下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