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2(1 / 2)

加入书签

递上了红封。

这不年不节的收到红包,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要不要收才好。

眼看气氛渐渐变得尴尬,裴氏忙笑着打圆场,“祖父给的你们安心收下便是。”

几个孩子这才收了。

他们都有,沈瓷自然也有。

楚长山并没有厚此薄彼,反而因为沈瓷是女儿的遗孤,想要更偏爱些。

但他到底是个有分寸的长辈,并未做的太出格,只是在小辈们行完礼磕完头后将

人唤道跟前来问了几句话。

楚修筠的加冠礼定在了十月十五,距今不过四五日,时间有些紧张,虽说裴氏早早的就已经预备下,但楚老太爷归家,还有不少事宜需要府上长辈过目。

沈瓷几人也跟着裴氏一块儿忙碌着,帮着打下手。

无论是宴请宾客的菜单,用具,或是回礼,几个姑娘都做的极好。

楚长山看着也十分满意,对孙女们那是夸了又夸。

“姑娘们都有长进。”楚老夫人和丈夫一块儿在府上散步,夫妻俩多年未见,却半点不见生分生分,楚长山陪在妻子的身边看着府上的一草一木,只觉心满意足。

但这会儿话赶话的说起了姑娘们,楚长山便问了妻子外孙女的事儿,“阿瓷在府上住的可还好?”

实则这话楚长山一开始就想问,但他许久不在金陵不知府中情况,这些年家书里老妻也从未说起过什么,楚长山担心贸贸然开口追问会寒了二儿媳的心,这才寻了个机会问妻子。

“你自己瞧着呢?”楚老夫人不答反问,示意丈夫自己去看,楚长山也没嫌弃老妻卖关子,反而认认真真的观察起来。

???坁?发?布????ⅰ?f???w???n?Ⅱ???2?5?????o??

库房外的院子里,几个孩子一块儿在核对当日要用的酒具和器皿,记录的,核对数目的,分工明确。

两个小子忙碌完前院的事儿也过来帮忙,原本三人配合的极好,这会儿多两个人帮忙竟也没打乱她们的进程。

五个人说说笑笑的就将这事儿办完了。

“他们几个感情倒是极好。”楚长山由衷开口。

楚老夫人浅浅笑起,“这都是兰清的功劳,兰清一直都告诉大郎二郎女眷们要忙碌的事情繁琐又复杂,但凡得空,两个小子都会来帮忙。”

楚老夫人并不吝啬对儿媳妇的夸赞,告诉丈夫这些年小儿媳究竟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

裴氏自己就有三个孩子,本就要操不少心,当年老大外放任上,长媳跟着一块儿去了,只是长孙才三岁,就留在了家中。

从奶娃娃开始就是裴氏照顾的。

三年前沈家出了变故,沈瓷接回了金陵也是裴氏照拂。

“修筠是侄儿,阿瓷是外甥女,兰清要教养他们可要花不少心思和心血。”

无论裴兰清怎么做,都会有人挑她的毛病,楚老夫人一直都知道儿媳妇的辛苦,府里大大小小五个孩子,若非尽心尽力的教养,几个孩子的感情又怎会那般的要好?

“是,兰清的确辛苦。回头陛下赐下的封赏,你做主给兰清多挑一些。”楚长山是个武人,思维也是直来直去惯了,他念着儿媳妇的好,总不能黏黏糊糊的对着儿媳妇夸赞,那些好听的话谁都会说,倒不如给些实在东西。

楚长山这一次调回金陵就正式致仕,日后便可在府上颐养天年。

楚老夫人笑着应下,夫妻俩一边散步一边瞧着几个孩子,见他们清点完酒具器皿之后又开始看起菜单来,明明核对了好几遍,但几个人都很紧张,生怕这次的加冠礼出什么错,恨不得再多对几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