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2(2 / 2)
“乖乖守家,等我回来。”
宴明婉道:【讲完了施耐庵,我们再讲讲他的徒弟罗贯中,这对师徒的名字并列在近代以来所有中国出版书销量排行榜上。
人称古典文学界的两大天
王,《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发行量都是百万册起步,其中《三国演义》的发行量比《水浒传》还大,截止到今天,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三国演义总销量已经达到了五千万册。】
五千万?
明朝百官愕然,这人数都快赶上他们朝代人口的一半了,这对师徒还让不让人活了?
大手们羡慕施耐庵,人比人气死人,施耐庵不仅牛掰还眼光好,收了一个不坠他威名的好徒弟。
? 如?您?访?问?的???????發???????不?是?ⅰ???μ?????n????0???????????????则?为?屾????佔?点
年轻作家们则心思相反。
施大家人真好啊!他一定是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给了罗贯中,罗贯中才能青出于蓝胜于蓝写出另一本不弱于水浒传的巨著吧?他们也好想拜个这样的好师傅.....
【让现代人说四大名著,他们可能不了解水浒传主要人物的名字,但提起三国,人们对书中的角色可谓印象深刻,刘备,诸葛亮,曹操、孙策、周瑜、赵云.....这些经典的人物读者们议论得头头是道,甚至会为书中角色的立场吵得脸红脖子粗。】
“来了。”
三国时期的将领们精神振奋起来。
孙策说:“公瑾绝世才情,小说一定把你写得十全十美!”
周瑜摇着羽毛扇道:“世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人,伯符勿取笑我。”
孙策摸了摸鼻子:“哪里有。”他打心底里认为周瑜配得上这个评价好不好?
袁绍眯起眼睛,他知道自己败了,但除了司马家恐怕没人是真正的赢家,他倒想看看罗贯中会如何写他。
【罗贯中出生于元代末年,家庭从商,父亲是一位丝绸商人,由于元朝对汉人的压迫统治,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从北方逐渐迁移至南方,罗贯中的父亲也受这一社会潮流影响,常常带着商船去南边跑生意。
幼年时期的罗贯中很少见到父亲,对父亲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他离开家的背影。
十四岁那年,罗贯中母亲病故,罗父带着辍学的罗贯中正式搬到杭州一带,想教导儿子继承家业。
不料罗贯中对罗父说:“我对商业不感兴趣,我恐怕这辈子都成为不了像您一样成功的商人。”
罗父一愣,并没有生气,他问儿子,“那你以后想做什么呢?”
“你应该明白我让你去私塾只是为了识字明理,并不是让你考科举做官。”
元朝有科举制,但却不是为汉人而立的,汉人考取进士的机会非常有限,且朝中的高级官职都有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汉人即使考上了也在朝堂寸步难行。
“我不知道。”罗贯中说:“但是我想继续念书。”】
秦朝。
扶苏摇头不止:“元朝乃是自取灭亡。”
连科举都要防着汉人,以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政治不得人心,难怪不长久。
“罗父作为亲长的角色也不合格,在孩子最需要长辈引导的年纪离开家庭,对方将来怎会愿意和他走上相同的道路。”
扶苏暗下决心,以后成亲了一定要好好对待妻子,多留时间关心陪伴妻儿,亲手抓孩子的教育。
小韩信有着不同看法:“太子哥哥说的不对。”
“哪里不对?”
“没有罗父跑生意,何来钱财支撑罗先生的学业,待他长大,便会明白长辈的难处了。”小韩信转过头,“陛下我说的对不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