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5(2 / 2)

加入书签

不....假期!

又被陛下忽悠了,姚广孝痛苦面具。

回去该如何向同僚们交待啊,他真的要上吊了!

清朝。

朝堂上,大臣们为了要不要发展西洋科技争论不休。

清朝的科技发展缓慢,最大的原因在于闭关锁国政策以及政府推行的文字狱,连《齐名要术》《天工开物》这种图书都不允许出版,可见对民间的知识封禁有多严格。

但现在不是百姓学了科技会不会造反的问题了,而是他们再不发展,就要被洋人打进家门了!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桩桩件件惨无人道。

天知道圆明园一出,雍亲王的脸色黑成了什么样子。

这座园子康熙赐给他的,胤禛还邀请过胤礽一同观赏过,没想到后来被洋人烧了!

其余阿哥们的脸色也很难看。

天幕一棒打醒了他们,令他们惊觉国家看似的盛世下存在了多大危机,大清现在就像只拔了牙的虚弱老虎,周围的幼虎虎视眈眈,妄想挑战兽王的位置。

再远一点的西方,有着随时准备从他们身上啃下血肉的欧洲列强。

再者,沿海是有洋人的.....万一有奸细向他们出卖消息,洋人回去告诉它们的国家怎么办。

因此早在天幕讲晚清的时候,康熙就下了命令,严禁任何洋人出海。

如今港口风声鹤唳,看管之严,连只蚊子都休想飞出去。

康熙没想到后来的皇帝那么拉。

他本人并不抵触西方科技,甚至很感兴趣,向传教士们学习数学、物理和天文等科学知识,康熙明白西方科技发展得有多快,民间禁止是为了国家统治安稳,但上位者不能不了解,因此他允许传教士在国内自由传教,条件是交换先进的西方技术给皇家。

那乾隆皇帝干什么吃的,好的不学,坏的全学去了!

康熙暗暗磨牙,等他清楚乾隆是哪个儿子生的,非得揪过来暴打一顿不可。

“为今之计,必须发展科学,只是如何发展需有仔细的章程。你们有什么想法,都说一说。”

康熙目光冰冷地审视着儿子们,沉声道。

第79章 墨家与发明篇27始信须眉等巾帼,谁……

阿哥们静默。

仿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康熙的问题。

就在朝堂气氛越来越僵硬之际,胤禩开口道:“汗阿玛,儿臣提议兴办科技学堂,请有才之士担任学堂老师,不止是西方的传教士,我朝的优秀科学者也应该重视。儿臣听闻广陵有位名唤作黄履庄的老先生在制造器械方面颇有天赋,发明过人物马首能自动表演的画影,自动纳凉扇,能夜晚照光的瑞光镜等等,十分神奇。”

“儿臣认为,像黄先生这样的人才我们完全可招来学堂,让他们教授学生科学知识。”

“不错,老八的意见很好。”

康熙微微颔首,接着看向了其他儿子,意思是你们呢?

胤禛上前行礼,道:“儿臣提议,将科学考试并入科举里,新设一项笔试科目。”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必须让民众看到科学有利可图,他们才会趋之若鹜。”

“科举.....”康熙有些犹豫,清朝的科考法从顺治时期开始,延续了多年,贸然变动恐怕方方面面都要细虑。

但老四说的对,百姓们往往一根筋,学科学若无法做大官,带宗族变好,他们哪会勒起裤腰带供孙儿读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