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1(2 / 2)

加入书签

他们怕家族的舟船被掀翻,比起从仕途中被挖下一大块肉,得不到利益而言,他们宁愿放血来求存。

永泰年间。

好不容易平定叛党的唐代宗李豫看见起义,欲哭无泪。

什么意思?安史之乱后又有黄巢作乱?

天塌了!

【冯道看见了雕版印刷的优势,他建议朝廷刻印经书售卖,这样既能统一版本文字,又能使利归天子,用卖书的钱充盈国库。

在官方支持下,长兴三年,冯道开始主持雕版硬刷,印刷的内容是儒学九经,《诗经》、《尚书》、《周礼》、《易经》、《仪礼》、《礼记》以及《春秋》三传。

冯道带领这班人马历经二十三年,期间皇帝换了九个,朝代变了四次,一直到后周柴世宗显德二年才结束此项工作。

雕印《九经》首创官方刻印书籍之始,开创了官刻图书的新局面,使官刻成为中国古代三大刻书系统之一,监本的范本地位得以确立。规模大到官方所出之书被后世统称为五代监本,而这也成为儒家经典出版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五代乃乱世,其间不过五十余年,中原就先后出现四个王朝,皇帝也走马灯似的换了十几位,很多人活着已实属不易,冯道在这种境况下还想方设法,努力保存读书的种子,可谓功莫大焉。】

冯道拈着花白的胡须,笑了一声:“天女过誉了,老夫只不过做些力所能及之事罢了。”

春秋时期。

稷下学宫内,孔子领着颜回,朝天际拱手行礼:“为冯长老贺!”

三千儒家弟子齐齐躬身行礼。

其它时空的酸儒们这时也抛下成见,觉得天上人难得说了一回人话,别别扭扭的对着天幕作了一揖。

东汉时期。

刘保仰着头,对邓绥问道:“祖母,像冯道长老这样的人,便是您与保儿说过的可器重的臣子吗?”

邓绥微笑:“不错,为君之道在于知人善任,识英才而用之。如冯长老这样的能臣,你若是因为他侍奉过其他皇帝而认为他不忠,就错过了一个治国大才。”

刘保点点头:“保儿受教了。”

【历史长河的节点来到北宋。】

【北宋骨头软,对外跪得麻溜,文学却发展得很好,民间所印的书籍繁多,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雕版印刷术优点突出,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每印一本书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耗费时间长,而且印刷成本随着需求量大大增加。

在这时候,一人的出现改良了雕版印刷术。

他使印刷术正式掀开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成为继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后的第四大发明。】

谁?

皇帝们提起精神,想知道又是哪个厉害人物。

只见一个男性的身影缓缓浮现在画面中,对方身材瘦削,穿着粗布衣服,长相太过普通,没什么值得记住的特征,笑容倒是很和善。

【他叫毕昇,职业是一名印刷工匠。】

什么.....一个工匠?

皇帝们大跌眼镜,原以为是在朝为官者,亦或读书人,没想到是一个这么不起眼的普通匠人。

对方看上去平平无奇,能做出何等让后人敬仰之事?

北宋年间。

毕昇的师兄们惊讶道:“师弟,天幕上的人与你长得一模一样!”

毕昇也不敢置信,是他?真的假的!

战国时期。

毕昇的身份不出墨子所料,他点着头:“不错,唯有足够制作经验的内行人,才能做出技术改良。”

宴明婉道:【毕昇出身平民,长期在杭州书籍铺做雕版刻工,他发现雕版印刷既笨重费力又耗料耗时,不仅存放不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