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1 / 2)
火器自明清开始广泛应用,在清灭明朝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清朝还有专门设立的火器营,用来研发和调整火器。但后来天下安定,清朝的统治者失去了对火器的重视,装备研究停滞不前,昔日叱咤战场的鸟铳也放在军库里吃灰。
【戚家军的火器配备率在当时名列世界前茅。步营里有四成士兵装备战斗中广泛使用且实战价值较高的鸟铳,《练兵实纪》一书详细描写了其军中鸟铳手的装备:
每名长刀一把,鸟铳一门,搠杖一根,锡鳖一个,铳套一个,铅子袋一个。药管三十个,备征火药每出三钱,备三百出,另备药六两,共六斤。铅子三百个,火绳五根.....
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本兵书在练兵、治械、阵图等方面多有创见,其中《练兵实纪》无论是对付南倭北虏的战术,武器的制造运用、行阵的布置与变化,还是对士兵具体的训练方法,都有很大的实用性。
两部著作被兵家奉为“金科玉条”,可垂之百世也。】
枪火的威力给明朝以前的时空带来极强震撼感,众人如饥似渴的绘下鸟铳样式。
刘邦性急,直接扯过近侍手里的绢布,在上面涂画,一边画一边啧叹:“神物啊,神物。”
有此物在,何愁匈奴不定,天下不安?
面对刘邦期盼的眼神,萧何无奈道:“陛下,不是微臣不想办这件事。”实在是他们没有条件啊。
汉朝的生产水平咋样刘邦这个曾经做过亭长的皇帝最清楚了,连铁锅都成奢侈品的国家,想炼出这种武器太难为匠人了。
刘邦失望:“乃公想要.....”
旁边的韩信看不过眼,糟老头就知道为难人,他冷哼一声:“想要?想要你就想办法拿到那两本兵书。”
刘邦闻言,不怒反喜:“对啊,乃公怎么没想到,《练兵实纪》里写了火器的制造法,若能得到.....”
“淮阴侯建议不错,当赏!”
赏啥好呢,抠门的刘邦灵机一动,“复淮阴侯王爵,封楚王,食邑三万户。”
比先前加了一万户,这赏赐还不错吧?
“....谢陛下。”接到萧何暗示的眼神,韩信硬邦邦道谢,算了,还要去试炼,先不跟这糟老头撕破脸。
戚家军士兵们平日里练这些阵法练惯了,没觉得有啥特别的,听见天音说他们正在练习的是流芳百世的兵法 ,顿时张大了嘴巴。
一个个崇拜的看向戚继光,将军好厉害!
戚继光十分欣慰,不错,既然写兵书的好处这么大,回头他再多写两本,把抗倭的方法都传下去。沿海安稳,百姓的生活才能幸福。
其它朝代的将军们挠挠头,一些聪明的将领好像发现某些不得了的规律。
能被后人推崇的兵家代表,要么是领兵能力高超,有收服山河、开拓疆土、经典以少胜多战绩的大将;
要么是创新军队选拔与管理制度、发明新武器装备、作战技术,留下各种兵书著作的全能型将领。
更多的两者兼有之。
第一种他们靠不上,第二种努努力,似乎能挨着点边儿?
“嘿,俺回头就琢磨琢磨,把这些年行军打仗的经验记下来,写本兵书,指不定也能得个青史留名呢。”
【戚继光如此本领,本该善终,命运却在后来发生了转折。
???阯????抪????ⅰ???u?ω?é?n????????⑤?????????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他死后皇帝下令抄家,开始对张家的清算,张居正险遭开棺鞭尸,他倚信的大将戚继光也受到波及。
戚继光在抗倭抵御鞑靼时为得人心,常常慷慨解囊赏赐有功的将士,结果被罢官后,沦落到了身患重病没钱吃药的地步。
在贫寒交加的生活下日复一日煎熬,最终活生生病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