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章 究极无敌限量款(2 / 2)

加入书签

刘国栋回到家中,看着妻子期待的眼神,他无奈伸手示意道:「没买到,实在太难抢了。

你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我今天去问了下,最低都要翻倍卖。

我就犹豫了一会,等他们听了样机的广播效果之后,再也没人愿意卖了。

一开始愿意翻倍卖给我的大爷说什麽都不愿意转手了。」

小芳笑着把他拉进家:「好了,没事,等下一次发售就好了,赶快回来吃饭。」

她不知道的是,下一次熊猫牌收音机在国内发售要等到一年之后了。

华国的熊猫牌收音机在东欧的发售就像是一滴水落在大海上,几乎没有引起波澜。

华国方面没有开新闻发布会,东德负责销售的渠道也没有大肆宣传,不过是把货和其他品牌的收音机摆在了一起罢了。

毕竟他们也只订购了五百台,这个数量分散到东德大大小小城市里的国营零售网络,每个国营商店最多分到个十台顶多了。

夏天周末的清晨,莱比锡的HO商店里挤满来采购商品的市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煤烟味,收音机柜台前人头攒动。

HO全称是Handelsorganisation,这是东德主要的国营零售网络,销售的商品各式各样,几乎经互会所有国家的商品你都能在里面找到。

收音机在当下属于刚需的一种,尤其在东德,你只能从国营商店购买经过专门设计,只能收听东德及其他相似国家广播频率的收音机。

安娜是纺织厂一名才满三十岁不久的工人,攥着刚发的工资单,站在玻璃柜前,目光在琳琅满目的收音机间游移不定。

柜台上摆着东德本地产的RFT Stern-Radio,标价350马克,造型方正,外表塑料的温暖光泽透着可靠感,可价格让安娜不由得皱了皱眉。

旁边来自毛子的Spidola便携收音机只要250马克,轻巧时尚,广播里正播放着莫斯科的乐曲,但她听同事说这牌子的音质总有些刺耳。

东德此时用的马克是东德马克。

另外旁边Tesla Talisman也在候选之列,400马克的价格配上优雅的木质外壳,音质清澈得像莱茵河水,可那是她半个月的工资,实在下不了手。

这里的Tesla不是后世阿美莉卡的特斯拉,而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电子设备企业,因为尼古拉·特斯拉曾经短暂在布拉格学习,所以以特斯拉的名字命名。

至今你依然能在布拉格看到该公司的LOGO:

另外特斯拉收音机确实是木质外壳,站在今天的眼光去看,它仪器表盘上的红黄配色配合暗红的木质外壳,会有一种很奇特的感觉,一种类似克苏鲁的奇异美感。

(特斯拉 308U护身符收音机)

正当安娜犹豫不决时,售货员从柜台下拿出一台新货——华国产的熊猫牌电晶体收音机,标价300马克。

售货员卡琳一向和安娜交好,她说:「这是华国最新的产品,品质不输西德的Grundig,价格可实惠多了。」

其实也没实惠到哪里去。

华国卖给东德的采购商价格是20美元一台,按照东德官方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4.2东德马克,但实际上在民间,东德马克的汇率早就崩盘了。

在去年柏林危机之后,黑市上1美元能换10东德马克甚至更多。

不过不管具体汇率是多少,熊猫牌收音机的售价仍要远高于他们从华国那的进货价。

外形简洁,黑色塑料壳配合白色表盘,确实能让人一下就联想到熊猫。

安娜接过收音机,拧开旋钮,试听了一段柏林电台的新闻,声音洪亮而清晰,低音沉稳,连细微的背景乐都层次分明。

此时很少有产品有说明书这玩意,尤其在苏俄阵营,大家都不搞商业竞争,哪里会想到要配说明书。

因此像这类商品消费者到底是否会购买,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售货员是否推荐。

售货员知道哪些商品好,哪些商品品质差,这种信息差就是当下售货员工作吃香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安娜迟疑道:「华国产的,现在听上去确实和我在西德亲戚家听到的阿美莉卡货差不多,效果甚至还要更好一点。

但它会不会动不动就坏?我之前从来没听说过华国还产收音机。」

「300马克?」安娜感受着手里的收音机的重量,心里盘算着,这比Tesla便宜100马克,比RFT也划算,效果可要比那两个牌子好上不少,她现在唯一的担心就是它的品质是否过硬。

「你放心,我卖出去五台,就没人说不好。」卡琳信誓旦旦道,「再说有问题你再拿过来修不就好了。」

「就这个吧!」安娜终于下定决心,把300马克递给售货员。售货员笑着包好收音机,递给他时还多说了一句:「这可是看在我们两的关系上我才特意推荐给你的,买了不会后悔。」

华国的熊猫牌在整个东欧的销售都经历了一个口碑传播过程。

不过真正大规模售罄,导致东欧的采购商们加大从华国的进口力度,则还要得益于华人群体的采购。

1962年,东德和西德加起来一共有大约一千多名华人。

其中东德由于移民政策严格的缘故,这里的华人主要是外交官丶留学生和来培训的技术人员。

反而西德,由于阿美莉卡利用马歇尔计划试图把西德打造成自由阵营橱窗,很是下了一番力气,战后有一段经济奇迹复苏的阶段,这吸引了一批来自亚洲的华人移民。

从香江到4v再到东南亚,有不少华人几经辗转跑到西德。

当然,此时西德的华人社区也才起步,人数大概也就在一千人左右,远不能和英格兰和法兰西比。

但熊猫牌收音机在机缘巧合之下卖到了西欧阵营。

不过有意思的是,熊猫牌不是从东德流入到西德的,而是从法兰西流入到西德的。

在西德汉堡的圣保罗区,这里因为靠港口的缘故,属于移民活跃的地方,曾经在30年代形成过一条小型的唐人街,后来被NAZI关闭,但此时已经在缓慢复苏了。

在一条狭窄的街道上,坐落着「金龙」商店,由来自华国粤省的移民冯掌柜经营。店铺的红色招牌上,醒目地写着「金龙」二字。

店内货架上摆满了茶叶丶瓷器和杂货,但当天最引人注目的,是柜台上那台崭新的熊猫牌收音机。

冯掌柜年过五十,头发斑白,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收音机,打开开关,调到一个微弱的中文广播频道。熟悉的旋律透过杂音传来,似乎将他拉回粤省那烟雨蒙蒙的村庄。

就在这时,店门吱呀一声打开,打断了他的思绪。常客孙有馀,一位船厂的华裔码头工人,走了进来。

「早上好,冯掌柜!」孙有馀是金龙的常客了,他热情地打招呼。

「早上好,汉斯!」冯掌柜用流利的德语回应,语气温暖。「今天有什麽需要?」

孙有馀目光落在了收音机上。「这是什麽?新玩意儿吗?」

冯掌柜的脸上绽放出笑容。「这是熊猫牌收音机,产自华国。结实耐用,音质清晰,价格也不贵。」

汉斯凑近了些,一下兴趣就来了:「华国产的?你这的丝绸丶茶叶虽然你不说,但我估计是华国产的,可收音机?

华国什麽时候能造好收音机了?之前的红星牌我可是冲着祖国造的买了一台,现在已经扔角落吃灰了。

熊猫?换个名字又想赚我的钱,冯掌柜,你太坏了。」

「现在能了,」冯掌柜的声音里透着自豪。「我一共就来了两台,我要留一台在这里,另外一台你爱买不买!」

孙有馀若有所思,感受到了冯掌柜话中的分量。「我能听听吗?」

冯掌柜调高音量,京剧的高亢唱腔充满了整个店铺。孙有馀眨了眨眼,被这陌生的声音震惊:「不错啊,这玩意!」

冯掌柜得意道:「那是,这可是我花高价从巴黎搞过来的。」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