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7(2 / 2)

加入书签

李猛刀有些尴尬:“你把哥哥我当什么人了?放心,我都忘了你家里的那些事了……街上有早饭了没!”

他揉着肚子,“站了一宿,我都饿了。你帮我盯着,我去去就来。”

按照他的习惯,这一去就不会来了。

??????阯????抪????i????ù???ē?n?2????②?⑤?????????

第114章 报恩的美人变心了

都说法不责众。

擅离职守不是一两个人, 大多数人都在能躲就躲,剩下那几个不躲的,落在旁人眼里,就跟傻子无异。

衙差家中有事, 一般不会告假, 都是想走就走。告假会扣工钱, 衙门里这份活计还算稳定, 在一起干活的人, 都得共事几十年。

与人方便, 自己方便嘛。众人互相帮忙,互相遮掩。

正是因为擅离职守是常态,袁顺利才抱着侥幸之意没有告假……上头真要追究起来,最倒霉的那个绝对不是他。

但后来,被夺了差事的只有他。

因为袁顺利在家的那个晚上, 城里出了事, 富商于府的三姑娘半夜被人掳走,据说掳她都马车为了尽快出城,有从衙门前路过。

但是当晚守门的两人一点异样都没发现。

后来三姑娘被人欺辱,等找到时,整个人浑身是伤。

于老爷怒不可遏,非要找到凶手, 于是告到了衙门。

大人接了案子, 三姑娘的供词说她有从衙门口路过,并且路过时有大喊大叫, 还强调了她当时吼的声音很大,虽然很快就被人捂住了嘴,但确实有发出了求救声。

可是, 她没有等到衙门撵上去救人。

坏人带着苦主明明可以绕路,却从衙门外路过,既恶劣又嚣张,完全视律法为无物。

大人自然要追责守门的二人。

上头追究下来,李猛刀说自己有去过茅房一趟,言下之意,马车就是他不在的时候路过的。而另一个守门的袁顺利,跑回家里陪媳妇了。

人有三急,上至皇亲贵胄,下至普通百姓,没有谁能憋得住,李猛刀恰巧不在,谁都能理解。

而陪媳妇的袁顺利完全可以等下职以后再回,真等不及,可以告假,但凡按规矩来,衙门处不至于无人守着,于姑娘也不会遭受大难。

于老爷在府城之中也算有头有脸,每次修桥铺路,他都带头捐粮捐银,且每年都要交不少商税。

大人想杀鸡儆猴,也想为衙门立威,更不愿意让真心追随他的商户老爷寒心。下令彻查此事。

事情还未水落石出,为了让于老爷消气,袁顺利的差头就把他撵走了。

袁顺利觉得自己有点冤枉,想要辩驳一二,但是大人忙得焦头烂额,根本不愿见他。传话的人还说了,若是他还要纠缠,大人会治他的罪。

袁顺利不知道那马车是什么时候路过的,温云起握紧腰间配刀,往街上靠了几分。

天边渐渐有了光亮,温云起听到了一阵车轱辘的声音,还有女子的尖叫声越靠越近,但那女子的声音很快就没了。

温云起扭头就看见一架很普通的青蓬马车朝他驶来,车夫看他站在路旁,眼神一厉,也不喊他让,而是让马儿直接朝他冲了过来。

马儿跑得飞快,来势汹汹,温云起在马儿即将靠近时忽然拔刀,白光一闪,血光飞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