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3(1 / 2)

加入书签

合给我绣旗袍,如果您愿意的话,我给您做个全身检查,好好把身体养好,再为我绣旗袍好吗。”

陆云曦给出了一个老太太不能拒绝的理由:“在这期间,我会经常来探望您的。”

在丈夫与儿子希冀的目光中,苏老太太望着陆云曦的眉眼,失神地看了许久,然后答应了。

苏逸之喜上眉梢,苏老爷子也面露松快。

“太感谢你了陆小姐,以后你有什么需要的就直说,我绝不推辞。”苏逸之亲自把陆云曦送上车。

“好。老夫人不愿意去医院,只能用移动医疗设备做检查,这些我会安排好,时间定在下周。”陆云曦示意他不用再送了,言简意赅道。

“都听你的。”

林青亲自替她关上车门,等车行驶了一段距离,才停止挥手。

“你看,你就说,陆小姐眉眼间有青黛的影子吧,只是气质不同……”

林青也上了车,降下车窗:“别忘了,你可是欠我一个人情。”

苏逸之摆摆手,示意他赶紧走。

回到院子里,老太太还有点依依不舍。

老爷子附身她耳边,跟她说以后的时日还长,可以经常看到陆云曦,她才作罢。

苏逸之揉了揉酸胀的眉心,也不知道自己用陆云曦让母亲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这一步走的是对是错,就怕她投入太深,反而惹得陆云曦不快。

父子俩对视一眼,一起安慰老太太。

她中午喝了点滋补的鸡汤,现在有些困乏,老爷子扶着她去房间里休息。

躺在床上,听到丈夫脚步声离开,老太太这才捂着嘴,无声落泪。

门外的苏老爷子背过身,倚靠在房门上,满脸疲惫,没有在妻子面前的强颜欢笑和豁达。

苏逸之本来是有些事要和父亲商量的。

远远过来,还没开口,看到父亲样子,没有再过去,而是安静地离开。

回去的车上,陆云曦在看之前的家庭医生给苏老夫人的诊断。

冠心病多支病变、心脏血管多支有问题、多处狭窄,建议尽快开展手术。

医生的诊断很少出现问题,这里病因病况都很详细,不过陆云曦还是打电话给琳达,让她提前安排好安排移动医疗设备车以及移动手术车。

LD医疗在澜市的生产基地早已经投入生产,这段时间陆续招工一万多余人,带动了澜市的就业岗位以及经济发展。

光是小口径血管带来的税收就足以让市政府挺直腰杆,LD集团的各种手续审批也全部是走绿色通道。

本市的医院是第一批沾光的,以往要花大价钱从海外购买LD的设备,而且还有运费和关税;如今低于市场价八折就能买新款医疗器械,折算下来比以前购入旧设备时还便宜不少。

其中获益最大的就是澜市一院了。

他们不仅低价购入了设备,还和LD医疗签订了长期临床实验的合作项目,第一批就对社会免费开放了一百个名额。

这一百个名额都是精挑细算的,家庭条件难以承担昂贵医药费的志愿者,他们因此有了生的希望。

而且澜市一院因为获得了奥利维亚每年三个交流名额,吸引了不少青年才俊过来投简历,医院现在满是青年才俊,生机勃勃。

孙旭早就已经抵达奥利维亚了,但他没有忘记陆云曦交待他办的事,让人继续帮他查当年和护士长一起接生的两个助产士。

最后让他找到一个助产士的地址。

其余一人不知道是换了名字还是怎么回事,一直查不到任何信息。

当年的系统没有联网,如果有人故意改名换姓,茫茫人海中短时间内是很难查到的。

孙旭把助产士的地址发给陆云曦,还有一份他的家庭资料。

这个助产士叫杨邈,他本姓吴,在边城入赘之后,就改了女方家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